项目简介
环氧烷糖苷
流感,是流行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一种潜伏期短,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典型的临床症状为:高热、乏力、头痛、全身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重而呼吸道症状较轻。一般冬、春季节为高发期,所引起的并发症和死亡现象非常常见。
病毒复制过程如下:①病毒识别并吸附到宿主细胞的表面;②通过宿主细胞膜穿入易感细胞;③脱壳;④合成早期的调控蛋白及核酸多聚酶;⑤病毒基因组(DNA或RNA)复制;⑥合成后期的结构蛋白;⑦子代病毒的组装;⑧易感细胞释放子代病毒。多数病毒缺乏酶系统,不能独立自营生活,必须依靠宿主的酶系统才能使其本身繁殖(复制),病毒核酸有时整合于细胞,不易消除,因此抗病毒药研究发展缓慢。病毒所致疾病大多是人类的主要传染病,病毒可侵犯不同组织器官,感染细胞引起疾病。
抗病毒药物主要通过影响病毒复制周期的某个环节发挥作用,是新药研发难度最大的领域之一。寻找病毒靶酶抑制剂而对正常细胞代谢无影响、低毒的抗病毒药物,成为该领域近年研发新热点。
本项目研制开发的抗病毒新药——环氧烷糖苷是中药单体抗病毒一类新药,对流感和肺炎病毒直接杀死率为87.5-100%,速效解高热(38.5℃以上)、并抑制病毒性高热反复发作,疗效优于达菲,安全性良好,适应症人群广泛,市场容量大,市场竞争力极强。
人参皂苷Rg3
人参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具有悠久的人类使用历史,在《中国古代本草》、现行《中国药典》和众多已发表的研究报告中均有大量记载。
20(R)—人参皂苷Rg3一种四环三萜皂苷,最早由日本学者北川勋在1980年制备和确定分子式。随后日本、中国、韩国、德国、美国等国家学者也不同程度地开展了研究,但无法实现工业化生产。分子式为C42H72O13,分子量784.30,化学名:20(R)-达玛烷烯二醇-3-O-β-D-葡萄吡喃糖基(1-2)-β-D-葡萄吡喃糖。溶于甲醇、乙醇,水中溶解度低,不溶于乙醚、氯仿。
1995年,富力教授带领研发团队通过潜心研究,发明了转化和纯化新技术,人参皂苷Rg3含量提高270倍,得率提高410倍,纯度95%以上,实现了人参皂苷Rg3产业化生产工艺突破。。
药理研究表明,人参皂苷Rg3能显著提高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抑制肿瘤内新生血管形成;阻止脱落癌细胞在血管壁的着床;抑制肿瘤细胞对血管壁基底膜的浸润,有显著抗浸润、抗转移作用。临床试验证实,能有效抑制肺癌、肝癌、胃癌、肠癌、乳腺癌生长,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预防和治疗癌症、改善心脏血管功能、抗血小板凝集、保护脑神经细胞、提高机体免疫力。Rg3可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主要作用于G2期,可有效抑制肿瘤细胞有丝分裂前期蛋白质和ATP的合成,使肿瘤细胞增殖速度减慢。
人参皂苷Rg3于2000年被国家药监局正式批准为中药单体抗肿瘤一类新药,临床应用证实人参皂苷Rg3对肺癌、肝癌、胰腺癌、胃癌、肠癌、乳腺癌、卵巢癌、白血病、黑色素瘤等具有以下确切疗效:
1、降低肿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还可下调肿瘤细胞产生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阻滞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和生长,从而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
2、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主要作用于肿瘤细胞的G2(分列准备期)-M(分裂期)期,抑制肿瘤细胞有丝分裂前期蛋白质和ATP合成进程,减慢肿瘤细胞增殖速度,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目的。
3、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主要作用于细胞增殖周期的G2/M期,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进而杀死肿瘤细胞。
4、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及抗淋巴道转移的作用。
5、与化疗药同用,可明显减轻化疗药物的毒性反应,降低恶心呕吐、乏力、失眠等症状,增加传统化疗药的有效性。
6、提高肿瘤患者免疫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延长5年生存期。
Rg3胶囊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独立开发、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个中药一类单体制剂的新药。它的出现,将改变目前肿瘤治疗药市场上化学合成药物占主要地位的局面。同时,它也是中药制药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改变了传统中药作用成分不清楚、作用靶向不清晰的弱点,使我国中药真正走向国际化成为可能。Rg3胶囊的上市不仅实现了我国传统中药在分子化合物制药工艺方面的重大突破,而且表明我国在研究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的药物中,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进入了临床治疗应用阶段,展示了它良好的应用前景,写下了中国医药史上令人自豪的光辉一页。